據最新北京日報報道,16日晚,一名57歲女性患者因出現嚴重意識障礙被送至人民醫(yī)院急診科。接診時,患者處于昏迷狀態(tài),體溫高于42攝氏度,被診斷為熱射病。此后,很快出現了多臟器功能衰竭,經過近7小時搶救后,于17日凌晨離世。
該患者午后帶孩子在戶外活動回家后,曾出現頭暈乏力等先兆中暑的癥狀。但她并沒有及時采取調適措施,而是繼續(xù)處于沒有開空調的悶熱、西曬房間內。直至“叫不醒”才被家人發(fā)現、送醫(yī),此時為時已晚。
熱射病到底是什么。扛惺钣嘘P系么?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“熱射病”
中暑可以分為熱衰竭、熱痙攣還有熱射病,其中熱射病又稱為急性重癥中暑,是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中身體調節(jié)功能失衡,產熱大于散熱,導致核心溫度迅速升高,超過40℃,伴有皮膚灼熱、意識障礙(例如譫妄、驚厥、昏迷)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的嚴重致命性疾病,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。
一般中暑癥狀較輕,及時降溫、補水可緩解,無致命風險。熱射病即重度中暑是致命性急癥,患病后需及時搶救,否則可能引起多臟器衰竭,致死風險較高。據統(tǒng)計熱射病的死亡率介于21%~63%之間,50歲以上的患者最高可以達到80%。
通常熱射病會發(fā)生在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下,進行高強度訓練或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;颊邥谝欢螘r間后突感全身不適,如極度疲勞、持續(xù)頭痛、運動不協(xié)調、行為不當、判斷力受損、面色潮紅或蒼白、惡心、嘔吐、暈厥等,可伴有大量出汗或無汗,繼而體溫迅速升高達40℃以上,出現譫妄、癲癇發(fā)作、意識水平下降和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嚴重受損表現。也有患者缺乏先兆表現,而在運動中突然暈倒或意識喪失而發(fā)病。
如果剛發(fā)現疑似熱射病患者,需要快速移到陰涼的地方,無論使用何種方法,迅速給患者降溫,并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。
用涼水噴灑或向皮膚噴灑水霧同時配合持續(xù)扇風可以實現有效降溫。水溫在15~30℃配合以45℃熱空氣扇風維持皮膚溫度在30~33℃以防止血管收縮,從而達到最大降溫效果。若條件有限,也可用薄紗布盡可能多地覆蓋患者皮膚(患者側臥以避免誤吸),間斷地向紗布噴灑室溫水,保持皮膚溫度在30~33℃,同時持續(xù)扇風;亦或用濕毛巾擦拭全身,或用稀釋的酒精擦拭全身,并持續(xù)扇風。
有條件可以在頭部、在雙側頸部、腋窩、大腿根處放置冰袋加速降溫。
1.高溫環(huán)境大量飲水
如果需要在高溫環(huán)境里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,至少每小時喝2~4杯溫涼水(500~1000mL),飲水應少量多次。注意不要飲用含酒精或含糖飲料,飲料會導致人體失去更多的水分。同時,還應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,以免造成胃部痙攣。
少量多次飲水,避免“牛飲”,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可能引發(fā)水中毒,出汗多時最好飲用淡鹽水。
2.避免烈日下工作/運動
高溫天氣,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這段時間內在烈日下行走。特別是老年人、孕婦、患有慢性疾病的人,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,應盡可能避免在炎熱的季節(jié)外出;孕產婦還應破除不通風、不洗臉、不刷牙等舊的習俗。一旦出現中暑的前驅癥狀,如:四肢乏力、口渴、頭昏、胸悶、大汗、惡心等,應立即將其放在陰涼通風處,涼水擦身,然后急送醫(yī)院救治。
3.避免由空調狀態(tài)快速進入高溫環(huán)境
室外作業(yè)、劇烈運動者,適當調整作業(yè)時間,要有遮陽設備,補充足量水、鹽,尤其要避免由空調狀態(tài)快速進入高溫環(huán)境,以防發(fā)生意外。
4.充足睡眠
夏季白天晚上短,容易感到疲倦。充足的睡眠,讓大腦和身體可以得到放松。
5.中暑藥常備
攜帶防暑藥品,如:十滴水、人丹、藿香正氣水、清涼油等。一旦出現中暑癥狀,可以服用緩解藥
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:963558